開始幫人作財務規劃之後,才發現有很高比率的人喜歡把財務搞得很複雜,同時持有壽險、定存、共同基金、股票、不動產、連動債,兼有時玩玩期貨、選擇權,我 看到都傻眼,從最保守的定存、壽險,到最積極、風險最高的期貨、選擇權,是要追求風險和獲利平衡嗎?還不只這樣,股票、基金可能還同時各持有五六檔,資產 種類一攤開來擺滿整桌子,可是總值不超過兩百萬。這是何苦來由?

就像我之前有講過的,不要持有太多檔股票(建議三檔以內)一樣,也拜託不要持有太多種的投資工具。投資最終目標在於能夠持續且穩定的獲利,而不是在比賽誰的項目多,如果能夠年投資報酬率平均10%以上,任何人25年後都會過得很滋潤。

當然依照每個人能夠承受風險程度的不同、理財知識的多寡、年齡大小、可支配金錢數量……,每個人都會有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理財方式,基本上我是建議每個人都要 自我檢視一番,算出自己每月、每年花費,每年能夠賺多少錢,如果以正常情況來看每年收入扣掉支出可以存下多少錢,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投資以10%報酬率 來算,退休能夠拿到多少錢?

mad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很多人會有個誤解,覺得自己窮是因為不會投資,所以趕快想辦法去投資。這句話是不對的,對一般人來說(所謂一般人主要是指領死薪水的,不包含老闆)在進場 投資以前應該要先自我檢視財務狀況,花一兩個月試著把日常生活中每一筆開銷都記錄下來,然後找一天下午來統計檢查一下,別忘了還要加上自己每年的必要花 費,例如:紅白包、車險、保險費、孝親費……等等,再加上自己還欠多少貸款,有沒有跟親友借錢,利息多少。最後統計成一張表,這才是致富的第一步。

我幫人家財務規劃也都會先強迫他們去回想自己平日花費,有趣的是90%以上的人都會在回想紀錄完以後很慚愧的看著我,原來我每天在不知不覺中花掉這麼多錢,難怪我很窮。這個自我檢視的動作對他們來說比我給他們任何投資建議都還要有價值。

為什麼這麼多的財務規劃師會建議客戶每天記帳,記帳並不是在限制你的花費,而是讓你能夠在記滿一個月或一年之後檢閱一下到底你平常主要開銷在哪些地方,是不 是可以省下來,小錢花掉不心痛,一年累積下來看到會嚇死,之前很流行的『一天少買一杯拿鐵,二十五年後就是富翁』的觀念就是這樣來的,一天一杯 Starbucks的拿鐵咖啡大概100左右,一個月大概花三千塊,一年三萬六,如果以年報酬率5%來算的話,二十五年你財產會少184萬;以年報酬率 10%來算的話,你會少230萬可以花,這當然假設前提是咖啡不能漲價,不然會花更多錢。

mad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獨自一人在咖啡廳吃下午茶,我聽到隔壁桌的兩個人的對話(不是故意偷聽,因為他們講話實在不算小聲),就我印象裡的講給大家聽:

某甲:『喂!最近股市還不錯,你賺了多少錢?』

某乙:『哪有賺啊!我從上次2000年崩盤就不敢玩了,嚇都給他嚇死。幹麼?你最近薛不少?』

mad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想自己有沒有犯過這個謬思,從小覺得爸爸媽媽應該養你,應該要給你學費、生活費、零用錢、幫你買玩具、載你去上學,不然就是爸媽的錯;別人家小朋友有的玩具你也要有,不然就要責怪父母。其實沒有人欠你這些東西,父母願意給我們是我們的福氣,沒有給我們才是應該的。 

例子2:公司本來就應該要讓我待到退休,然後給我一大筆退休金,我為了公司這麼辛苦,老闆絕對不可以資遣我,更應該每年調薪水,不然就是公司的錯。你觀念又錯了,沒有人欠你一份工作,當你對公司的貢獻度低於你領的薪水的時候,就是你準備要被fire的時候,就像我之前中年危機那篇講到的,公司不會看你的苦勞,只在意你的功勞,有本事就每天遲到早退,但是幫公司賺兩個資本額,遠遠勝過每天來公司上班卻沒有對公司有什麼幫助的員工。還是一句老話:沒有人欠你一份工作。 

人與人之間,也是需要不斷經營關係的,當然親疏有別,家人對你的關係可能一開始的基本分就比較高,需要比較少的努力去經營,而朋友、同事、男女朋友或是陌生 人會需要比較辛苦一點去經營。老婆生來就應該煮飯給你吃嗎?老公生來就應該要養家嗎?沒有這回事。老婆煮飯給我吃,我滿懷感激,每次吃完都會謝謝老婆給我飯吃。而老婆也會謝謝我負責這個家支出。這是很良性的互動關係。 

mad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常聽到有人在抱怨:『我和我上司處得不是很好,他實在是個很機車的人。』或者是『我老闆感覺尸位素餐,懂得沒我多,薪水卻比我高,一定是個咖啡鼻子(註)。』好像很少人喜歡或佩服老闆(上司)的。

你的老闆之所以是老闆,一定有某些地方是你比不上的,可能是年資、能力、拍馬屁、會作人……,所以既然他的位子比你高,可以決定你的升遷和薪水,那就必須強迫自己和老闆關係良好,不管是虛情假意還是真心誠意。

老闆能力強,我們除了佩服以外,還能跟他學很多東西,關係應該不會太差,而且之前文章已經有討論過如何向老闆學習。因此我這篇主要是想討論如何與比你差的老闆相處。

mad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的想法絕對跟你以前聽到的大大不同

以前不管是爸媽、老師、還是周遭的長輩都一定是跟你講說能夠出國就盡量出國,不管是唸學位也好,唸英文也好都很值得,我說這個觀點不一定對,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

既然想要推翻長久以來的論點,當然要舉一些反例來佐證,先舉我內人的一個同學,她唸某大學外文系,畢業之後找到幼教英文的工作,一個月四萬五左右,薪水比國 立大學電機資訊相關碩士起薪還高,算是不錯,可是哪天不知道怎麼昏了頭,想要出國深造,自己上班籌了一百萬,跟家裏借了五十萬就去美國中部的俄亥俄讀書, 讀TESOL(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也就是英文師資的認證,兩年後拿到一個碩士回來,回來以後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只好繼續回去教小朋友英文,拿一樣的薪水。

mad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大多數的人拿不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像是加薪、升官、愛情?

因為他們永遠只會以自己的觀點去判斷,忘了自己並不是那個下決定的人。舉 例來說:王小明是一個國中生,他覺得媽媽發的零用錢太少,所以他就決定從今天開始要每天都表現得很乖,讓媽媽可以發多一點零用錢給他,於是早上起來折棉 被,看到媽媽就問早,吃完飯自己洗碗,晚上幫媽媽放好洗澡水……。但是三天後他覺得很奇怪,媽媽怎麼只有對我笑笑說:『小明好乖。』而沒有幫我加零用錢 呢?

有看出小明的問題在哪兒嗎?對了,他沒搞清楚媽媽覺得小明作這些事都是應該的,媽媽其實是比較care小明的學校成績,如果小明能夠考到第一名媽媽就打算買電動玩具來獎勵他,也就是說小明就算把棉被折成有稜有角的豆腐干也沒有用。

mad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的大腦會決定你的成就

這期商週有專題討論有錢人的腦和一般人的腦有什麼差別,發現大腦可以分為兩部份,一部分是感性腦,一部分是理性腦(詳細名詞解釋我就不講)。這邊講的與智商無關,有錢人並不一定是天才。

人 腦會循著過去的經驗找出一定的規則和模式,作為預測未來的依據,當未來並不如預期的時候,基因中預設選項是會刺激腦中的杏仁體(也就是感性腦)的部份,進 而產生想逃避、害怕、焦慮等負面情緒,而有錢人遇到同樣狀況卻能夠由他的大腦額葉皮質(理性腦)控制(所以有錢人佔少數),這部份就很有趣了。

mad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是在搭飛機前一個晚上才熬夜打包行李?
每天晚餐一定有一道配菜叫做『電視』?
因為喜歡上網東逛西看,所以明知要早起上班,還是搞到兩點才睡?
每次買了股票都是賺一點就賣,套一點就抱?
這都是你的習慣造成的。

mad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任何事情之前,記得要先想一想我這樣做以後會不會後悔,如果能夠每件事都認真思考過再做決定,你會是一個很與眾不同的人。

舉個例,在你買車之前就先算一算買車的優點缺點,優點是方便,可以帶家人出去玩,下雨天不用搞得很狼狽,或是套一句廣告辭:把到很正的妹--無價。

缺點當然就是錢的問題:目前市場上車貸利率依新舊、期限之分,約介於4.25%至10%,期間都在五至六年間,設定費普遍為3,500元左右。

mad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過我文章的朋友應該都會注意到我每次都強調思考的重要性,不過我之前都把思考的範圍鎖定在大的方向上面,今天想要帶給大家一個觀念:作任何事都先想過再做。也就是把思考這件事落實在你每天從早到晚的生活中,久而久之你的人生會有顯著的改變。

讓 我舉個例子:大家都有打電話給別人的經驗,有時事情一多,常常發生掛掉電話才想起來有事忘了講(例如講了約會時間卻忘了講地點),只好再撥一次。這是可以 避免的,打任何電話之前記得都要先想想:我打這通電話是為了什麼?我要達到哪些目的?單純問候還是有什麼事情要麻煩人家幫忙?要約出來要記得告訴人家時間 和地點和約會性質(例如說要約去吃很高級餐廳,就要提醒人家別穿拖鞋),同時參加約會的還有哪些人……。想過以後發現超出三件事情就記得要寫起來,『好記 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我是深信不疑的。

如果是忙碌的業務或是秘書,可能中午吃個飯或是跑個客戶,一回辦公室發現電話裡面多了十通留言, 花個十分鐘把留言聽完。聽完之後腦袋馬上要開始排定回留言的輕重緩急次序。這通留言是不是很重要?如果我今天真的很忙,可能沒空回,所以要考慮今天回還是 明天回?明天回會有什麼影響?如果是要我幫忙辦事的話,我應該先把事情辦完再回,還是先回一通簡訊表示我收到了正在辦?這些都是要先想好的事情,一開始不 熟悉可能會花比較多時間,等到熟了這個動作其實很快。

mad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想到一些服飾店行銷管理的主意,接著談下去
1.設計貴賓制度,一般人都會去他有貴賓卡的那家店消費,這是人性,設計貴賓卡,弄漂亮點,認卡不認 人,不一定要消費多高金額才能拿到貴賓卡,重點要讓客戶拿到手,但又不是很cheap的感覺。建議把申請貴賓卡的方法寫在牆上,例如當天消費20萬才能拿 到,但是因為跟客戶很投緣,所以即使他今天只買了三萬還是送他一張,這樣他會覺得又得意又佔到小便宜,其實還是我們得利。

2.仔細研究打折折數與商品銷售的關係,打折要打到剛剛好才能得到最好效應,也就是說雖然五折可以多賣三件,卻不如八折多賣兩件賺的多。
(貨物售價x3x50%-貨物成本x3小於貨物售價x2x80%-貨物成本x2),這得要測試多次才能知道最剛好的折數,除此之外每種商品不一定適合一樣的折數,例如義大利進口的皮衣,法國進口的皮包,很抱歉,恕不折扣,反而可以營造出高貴與品質不打折的正面形象。

mad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陣子看了大前研一的創新者的思考這本書,很多感觸啊,他和我想法非常非常類似,原來我們這麼近。

就不花篇幅在介紹書的內容了,跟大家大概講一下就好,不過在這之前我們要先達到共識,這裡講的是一般人,也服膺一般的價值觀:會賺錢、當老闆代表能力強,暫時不討論什麼錢夠用就好,收入穩定壓力小,多花時間陪孩子之類的想法,也許下篇再來講這個。

貫穿整本書其實就一個觀念-->多動腦袋。

mad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友奧蘇卡的問題:『本人剛滿三十歲,已婚,並有個才滿七個月的小孩
之前才面臨三十歲轉職的問題,一直讓我很困擾,後來很幸運的渡過了
可是工作的問題,一直讓我陷入深思

最近看到一篇由大前研一所寫的文章,他提到了一點讓我感到驚訝

mad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做什麼事情之前,先想好這項事情的本質,最根本最根本的來源是什麼,然後往這方面去思考怎麼處理最好。解決問題也是要從問題的根源著手,斷了源頭自然問題就乾涸掉了。

我舉個例子給大家想想:蜀漢投資顧問公司,它除了跟一般券商有合作幫忙宣傳以外,上個月,公司裡的幾個MIS還合力弄出公司形象及業務介紹網站,因為老闆劉 備說先求有再求好,所以有點匆促就上線了,而且幾個工程師也沒什麼美學素養,網站其實蠻醜的,然後上Google和Yahoo打關鍵字廣告,每天有幾百人 點進來看,雖然有人開玩笑的講網站不是很好看,不過因為剛好這個月投資績效很好,所以加入會員的人很多,劉備笑呵呵。笑完了以後就覺得我們這個醜爛網站都 可以吸引這麼多人加入,那如果我們把網站作得很棒,不就更多人會加入了嗎?於是他就花錢請專業網站設計公司幫他們公司重新打造一個又炫麗又聲光效果逼人的 網站,沒人看了不叫好。不過恰巧這個月公司連續幾次交易失利,所以績效並不怎麼樣,點進來的人更多,可是成為客戶的很少。你這麼聰明,一定發現劉備的錯誤 在哪裡了吧!

很多人做事情喜歡在末節下功夫,或者是搞不清楚真正重要的是什麼,上面舉的例子顯示出,投資公司最重要的是幫客戶賺錢,沒有 辦法幫客戶賺錢的投資公司網站再漂亮再炫也沒有價值,所以應該先把重心放在怎麼樣作才能夠有更好的績效,而公司網站漂不漂亮歸類在末節,不應該本末倒置。

mad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